刘玉栋队友范斌:训练太严遭国青男篮队员联名抗议下课

炫酷直播网 阅读: 2024年11月09日 12:58

范斌身高1.78米,是七届冠军八一男篮的主力后卫。他有着解放军出身的八一队灌输的铁血军事精神。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技术细腻,球风硬朗,精神属性极强。

范斌2004年退役后成为一名教练。2011年,他在率领国青男子篮球队赴美集训时,爆发了“兵变”。 13名男篮队员联名抗议“哭血宣纸”,要求范斌下课。

这13名队员分别是:郭艾伦、丁彦雨航、王哲林、翟晓川、李慕豪、顾泉、孙桐林、朱旭航、鞠明鑫、王璞、王子瑞、徐涛、罗汉辰。

他们与范斌没有私人恩怨,也没有质疑范斌的执教能力。他们之所以要求范斌下课,是因为训练太严格,他侮辱了队员。

几天后,篮协迫于压力,解除了范斌的国青队主教练职务。魔鬼被赶走了1990篮球世锦赛 业余球员,队员们获得了伟大的胜利。这就是中国篮球史上著名的“血书门”事件。

那些最初抱怨太苦、太累的男篮球员,大多后来都成为了CBA联赛各支球队的核心球员和锋线人物。这些玩家虽然缺点不多,但都是玻璃心,输不起,脾气也不好。 、技术性、粗暴、傲慢、缺乏活力、软弱、素质低下、暴力、懒惰和自私。

但他们还有一个常人难以达到的优势——在CBA赚大钱。

那些受不了教练骂的球员现在是这样的:

如今在CBA大放异彩的本土球员素质如下:

难怪与范斌同校、被称为“战神”的刘玉栋愤怒地说:“我现在都看不起这些男篮球运动员了。”

不仅刘玉栋看不起,我们球迷也看不起。未来,中国男篮的成绩将无限与臭名昭著的国足看齐,将成为中国体坛的笑柄和毒瘤。

但中国男篮不应该这样,过去的男篮也不是这样。这十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男篮沦落到这个地步?

今天我们就走进刘玉栋的职业生涯,寻找中国男篮衰落的答案。

出身贫寒的贵族子弟

刘玉栋1970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韩江农村。

父亲身高1.75米,是矿务局调度员。母亲身高1.65米,是一名农民。刘玉栋排名第三。

这个家庭似乎没有任何诞生体育明星的基因或症状。

刘玉栋小时候家里很穷,当时的学校条件也很差。他从未上过体育课,15岁之前也从未接触过篮球。当时的刘玉栋还没有任何成为中国篮球巨星的迹象。

但没关系。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家子弟富”、“穷家子弟早富”。

1985年,福建青年队主教练肖光弼到莆田考察,无意间发现了身材高大的刘玉栋,于是将他带入篮球队。刘玉栋的人生正式与篮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为是“途中出家的和尚”,刘玉栋与队友孙军、郑武以及后来的胡卫东的天赋差距,就是能奶奶与熊奶奶的差距——相差不是两三个点。

想要在篮球界安稳过日子,刘玉栋知道,除了努力、勤奋、刻苦训练之外,没有其他出路。

来自农村的刘玉栋天生就有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因此刘玉栋的篮球水平突飞猛进。

练习篮球仅仅一年多1990篮球世锦赛 业余球员,刘玉栋居然就进入了福建男篮一线队,并在第二年成为了主力球员。这事业进步实在是太残酷了,他的嚣张气焰太大了,属于斗牛了。

1988年,刘玉栋更进一步,成为中国国青队成员。

1989年,福建男篮突然解散,刘玉栋陷入失业,感到无比失落和痛苦。无奈之下,刘玉栋开始练习散打,并用拳击来表达自己的苦闷。

随后,南京队招入了刘玉栋。

南京队的洞察力挽救了刘玉栋的职业生涯,一年多的拼搏训练让他的上半身力量和扎实的脚步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他日后称霸CBA赛场、扬名立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玉栋最早的绰号是“坦克”。他不但能在内线有所建树,在外线也有穿敌百步的能力。他的水平推举达到了130公斤,卧推达到了150公斤。

中国篮球第一人姚明在NBA苦练三年才勉强达到这个标准。

战神全能历史

1990年入选八一男篮后,刘玉栋开始了波澜壮阔的职业生涯。

刘玉栋的绝活是中投。他无与伦比的中远投高手地位,给人一种“不可能失手”的可怕错觉。

那个年代看过八一队比赛的球迷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刘玉栋不会投丢任何中投、罚球”。所以当时八一队每次打客场比赛,只要刘玉栋接球举手摆出标志性的射门姿势,观众席上的球迷就开始提前尖叫庆祝,因为他们觉得进球肯定会进球。

所以,当时防守刘玉栋的策略就是让防守球员先扑。我宁愿让他慢三步上篮,也不愿给他中距离投篮的机会。

这种可怕的进攻威慑力,自刘玉栋以来,CBA还从未出现过。

在日常训练中,前八一队医曾回忆道:

“在训练场上,刘玉栋接球是最容易的,因为他几乎所有的射门都入网,而且球总是落在同一个地方。就像一个自动投篮机器,不需要跑回来,前去为他捡球。”

1996年,刘玉栋场均得到20分,投篮命中率高达57%。 1997年,他场均得到24分,投篮命中率高达58%。 1999年,他场均得到23分,投篮命中率为62%。

2000年,八一队内线支柱王治郅远赴美国达拉斯后,肩负更重担子的刘玉栋正式从“坦克”模式升级为“战神”模式。

当时,身高2.26米、年仅20岁的姚明已经崛起为CBA第一球星,吸引了大多数球迷和媒体的关注。他场均30到40分的得分非常耀眼,但刘玉栋的数据也不逊色。

2000年,刘玉栋场均得到28分,投篮命中率高达60%。 2001年,刘玉栋场均得到36分,投篮命中率高达54%。 2002年,刘玉栋场均得到30分,投篮命中率高达53%。

2002年总决赛前夕,为了限制刘玉栋的得分,上海队请来了NBA巨星卡尔·马龙的替补本沃专门防守刘玉栋。

2002年CBA总决赛,姚明带领上海队首次夺冠,创造了历史。姚明总决赛的数据是恐怖的41.2分21篮板3助攻2.5抢断3.2盖帽。

这个数据直接增加了姚明成为2002年NBA状元秀的勇气。

刘玉栋的表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强大的外援也没有限制战神的发挥。他的总决赛数据为场均41.5分6.2篮板2.8助攻1.8抢断。这一数据帮助他成为中国篮球历史上第二位获得第二名却获得总决赛MVP的球员。

如果刘玉栋年轻5岁,他完全有能力在NBA立足,中国男篮的黄金一代将会更加强大。

在八一队效力12年之后,刘玉栋帮助八一队获得了4次全运会冠军,8次打入总决赛,7次获得CBA冠军。

个人荣誉方面,刘玉栋获得两次CBA联赛MVP、一次CBA得分王、两次CBA全明星赛MVP,四次入选赛季最佳阵容,并被评为CBA十年最佳球员。

在代表国家队比赛期间,刘玉栋帮助中国队夺得4次亚锦赛和2次亚运会冠军。 1994年和1996年,他帮助中国队创下了世锦赛第8名、奥运会第8名的历史纪录。良好的结果。

1994年世锦赛首次面对美国梦之队,中国队半场只得到28分,刘玉栋一人拿下13分。

至于罚球命中率,刘玉栋更是恐怖。

2001/02赛季,刘玉栋创造了一项史无前例、难以企及的纪录:单赛季主场罚球命中率高达98.8%。

当赛季在主场,刘玉栋仅罚丢一球,连续罚球55次,创下CBA历史纪录。

看看刘玉栋当年的罚球,再看看如今男篮球员比业余球员还差的罚球,球迷们除了心碎、愤怒、感慨万千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钢是怎样炼成的?

当年的刘玉栋实力,实在是太恐怖了。他靠的是什么?

它依靠的是中国男篮运动员永远做不到却又极其简单的东西:勤奋、勤奋、坚持。

老男篮运动员的日常训练遵循“三从一一”的原则,即:严、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

这种惨无人道的训练方式极其艰苦、艰苦,但却能创造出色的肌肉记忆,让球员在比赛中拥有更好的投篮手感和身体机能。

由于训练量大,刘玉栋长期饱受伤病困扰。他的左膝关节被重新接上,他的左跟腱拉伤导致发炎,他的右膝关节也接受了手术。

刘玉栋每年都冒着职业生涯报销的巨大风险去打球。

八一队的队医曾说过:

“刘玉栋的双腿就像一辆快要散架的自行车,很多零件都坏了,必须间隔几个螺丝固定、拧紧,才能继续使用。”

因此,刘玉栋经常戴着厚厚的护膝在场上奔跑、打斗。膝盖的伤势让他哪怕是轻微的转身或者扭曲,都会带来巨大的疼痛席卷全身。

但球迷并不知道这些细节。只要我们站在赛场上,无论代表八一队还是中国队,我们总会看到一位意气风发、充满活力、满场奔跑、永不放弃的战神。

2002/03赛季,刘玉栋帮助八一男篮再次夺得CBA冠军后,终于接受了拖延已久的手术。

令整个中国篮球界震惊的是,手术持续了五个半小时,医生从刘玉栋受伤的腿上取出了十块骨头碎片。

也就是说,刘玉栋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打了这么多年比赛,他钢铁般的意志创造了CBA篮球史上的奇迹。

但刘玉栋本人却从未抱怨过。

十根断骨被装在一个瓶子里,放在刘玉栋家的玻璃橱窗上,橱窗里放着各种奖杯和荣誉。这是一枚不逊色于任何冠军奖杯的军功章,代表着一种军功章。精神。

2003年的一次邀请赛中,刘玉栋不慎跟腱断裂,只能暂时退役。

跟腱断裂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是毁灭性的伤害。科比·布莱恩特在跟腱断裂后失去了他的荣耀。考辛斯跟腱断裂后复出,从联盟巨星沦为替补角色。

但刘玉栋休战之后,基本恢复到了巅峰状态的70%。

2007年10月,37岁的刘玉栋复出加盟CBA福建浔兴队。当赛季他场均贡献17.5分和5.6个篮板,并带领福建队进入季后赛。

2010年,刘玉栋膝盖半月板严重受伤,被迫提前退役。 40岁的姚明已经退役10年了。

昔日战神刘玉栋1990篮球世锦赛 业余球员,40岁因伤退役,眼看就要结束生命。他疲惫不堪,终于离开了他心爱的篮球场。

刘玉栋退役后,老男篮的精神也随风而逝。易建联虽然优秀,但他一个人养活不了自己。随后的男篮队员的表现都比上一个更差。

现在的中国男篮没有技术,没有斗志,没有战术,没有国家荣誉感。一个月前的亚运会男篮半决赛中,张镇麟竟然在错失致胜一球后双手抱头早早投降。而不是想着用犯规战术拼到最后一刻。

这在旧男篮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刘玉栋退役后,中国篮球不再有“战神”。作为球迷,我们再也看不到中国男篮横扫亚洲、在国际赛场上展现自己的轰鸣、激情场面。

后记

目前中国男篮的比赛中,每当球员罚丢一球或者两罚不中时,解说员都会用这样的话来为球员开脱:

对手犯规太多,我们球员打得太拼了。

言下之意就是我的手臂被打疼了,我的体力也没有了,而且我的罚球动作也变形了,所以我的罚球不准,但是我平时训练的很准。

这种刻意弥补男篮运动员业余罚球的说辞,凸显了一个去坟墓烧报纸的无耻傻瓜!

平日里,训练场上气势十足的时候,现在的男篮运动员都是这样的表现。

世锦赛篮球历届冠军_1990年篮球世锦赛_1990篮球世锦赛 业余球员

世锦赛篮球历届冠军_1990年篮球世锦赛_1990篮球世锦赛 业余球员

有了这样的球感,他每天要进行多少训练呢?你吃过苦吗?一目了然。

难怪中国队在世界杯上罚球命中率只有50%,在亚运会上空位三分球命中率也只有30%。

现在的中国男篮,就是一群被宠坏的二代失败者。无论是技术、斗志、团队意识还是精神,都不配和刘玉栋这样的球员打鞋。

老一辈男篮除了拼搏精神之外,整体素质也非常好,而且比较谦虚内敛。

姚明说,他小时候不喜欢篮球,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考古学家。刘玉栋说,他的才华平庸。他三分球不如胡卫东,步法不如巩晓彬。简而言之,他既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

这句话现在听起来充满了凡尔赛的味道,但实际上却不是凡尔赛。老男篮简直就是强势+谦虚内敛。

如果中国男篮陷入低谷,想要再次崛起,可能要等到下一个或者一群出身贫寒、有着军人作风的“战神”出现。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