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教师孙伟:用篮球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在老挝的美好时光
孙伟说,回国这几天,脑海中经常浮现的就是与老挝国家队弟子一起训练、比赛的场景……老挝教育部赠送的国家队一号球衣和体育与荣获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奖章和海外服务证书一起珍藏。 “我将永远记得与老挝朋友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从小体育到大体育,用篮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孙伟从小就练习篮球,后来当兵并打过职业联赛。退役后东盟篮球联赛是什么,他到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随后成为上海体育学院篮球教师。他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会成为异国他乡男篮的主教练。
今年4月抵达老挝后,孙伟作为职业篮球运动员和教练的背景被老挝篮协注意到,国家青年男篮和万象省男篮很快就交给了他训练。两个月培训160场,参加人数从一开始的七八名队员,增加到十几、二十多人,总共700多人。
随后,在老挝全国男篮锦标赛上东盟篮球联赛是什么,孙伟带领的青年队获得了全国第四名,仅以一分之差输给了最终的冠军队。老挝篮协对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感到惊讶,同时做出了更大胆的决定——将男篮国家队交给孙伟执教,备战东盟运动会将于八月下旬在马来西亚举行。这是老挝男篮20年来首次重返东盟运动会篮球比赛。
没有钻石,怎么能找到瓷器的工作呢? 7月,孙伟上任。顶着巨大的压力,“每天除了带领队员训练外,还要加班加点备课,根据队员特点研究技战术,努力把先进的战术、科学的方法引入到训练中。 ”夜深人静的时候,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我们制定了下一堂课的详细计划和方案。孙伟认真研究小组赛对手新加坡、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的攻防战术特点,做详细记录,挖掘训练细节,经常工作到凌晨3点。由于语言沟通不畅,孙伟在进行有针对性的攻防技战术训练时,不得不借助肢体表情来快速理解自己的意图。
压力就是动力,责任就是力量。在老挝,篮球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足球。孙伟领衔的国家队不负众望,以78-60击败缅甸队,赢得了该国男篮在东盟赛场上的首场胜利,让球队首次进入东盟男篮正赛。八、FIBA排名也上升。 “孙教练”得到了老挝篮球运动员的认可。
通过与老挝体育界的深入接触,孙伟和他的志愿者伙伴们真正体会到了体育无国界。作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和践行者,他感到自豪和自豪。
从陌生人、胆怯到互相抚摸,“自由”教练不求任何回报
采访孙伟时,他说得最多的不是有多辛苦,而是在枯燥的训练中与当地队员培养和积累的兄弟情。 “每天,无论我站在场上的哪个位置,球员们到来时总会跑到我身边,双手合十说‘萨拜迪’(老挝语‘你好’),然后开始训练。”
早上5点30分到7点,晚上6点到8点,是老挝男篮的日常训练时间。受限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老挝体育仍处于“业余性、公益性”的状态。孙伟的团队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教师、警察、工作人员、在校学生。日常训练还需要队员自费租用场地。即便如此,每天下班前后的训练还是停不下来。训练结束后,不少球员还是选择留下来多加练习。于是,孙伟成为志愿服务队中最早离开家、最后一个回家的人。他的每一次开锁车站门,都成为他刻苦训练和认真负责的缩影。
孙伟表示东盟篮球联赛是什么,虽然球队是业余的,训练水平一般,但球员们对篮球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对教练的尊重让他深受感动。
曾被上海体育学院同学评为“2016年度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的孙伟,当教练时不仅不拿钱,还时不时地“付钱”提高自己团队成员的生活。我们经常购买饮用水供球员训练,并要求队员改善膳食,增加营养。
“我是来做志愿者的。我是来自中国上海的志愿者。我来这里是为了传递中老之间的友谊。”孙伟说,“志愿服务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奉献,这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从一个篮球人的角度来看,做这些事情也是对篮球的一种信仰。”
当地训练条件有限,力量训练只能采用较为传统的方式进行。通过背人、蹲下等方式练习力量。有些球员动作意识不强,传球后习惯性在原地等待,或者几名球员争夺一个位置。他把提高球员的位置感作为训练的重点之一。如果球员个人进攻能力不强,就会加强外线三分进攻技巧。当地的篮球场多为水泥地。为了防止球员受伤,减少身体对抗训练,代之以更有趣的步法训练,提高球员的敏捷性和爆发力。孙伟注重根据老挝球员的特点定制训练计划。
孙伟回忆,在马来西亚的比赛中,一名主力队员在一次对抗后膝盖软组织受伤并肿胀。如果不及时治疗,他将缺席余下的比赛。赛后,孙伟帮球员揉搓患处并按摩了一个多小时,球员的伤势才得到缓解。 “后来这名球员说,从来没有教练对待过我这样的球员,他对我表示感谢。第二天就回到了赛场。”
老挝国家队球员学到的中文短语是“老大哥”。队长莎朗·赛曾经说过:“孙教练就像我们的大哥,我们都喜欢他。”孙伟坦言:“我和队员们其实都互相感动,队员们对我的感情也加深了,整个队伍也变得更加团结和谐。”
从黄浦江到湄公河,我们踏上志愿者使命
4月18日,怀着激动、兴奋、期待的心情,孙伟登上了飞往老挝的航班,开始了为期六个月的志愿服务。
听到团市委将招募一批志愿者前往老挝服务的消息后,孙伟心里有些波动。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我能做什么?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服务机会,用实际行动向老挝人民传达中国的友谊。当时我告诉自己:我想去!”
一开始我还担心在家能行吗?八岁的孩子刚上小学,妻子和父母身体都不好,连房子都还没装修好。孙伟回国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的亲戚非常支持这个决定。妻子微笑着对他说:“放心吧,家庭交给我吧,你去老挝就不用担心了!我们会找时间来看你的。” ”
家人的支持,彻底打消了孙伟的顾虑。他当即向上海体育学院表达了前往老挝的愿望。经过一系列选拔,他终于成功成为上海赴老挝志愿服务队的一员。
此次志愿服务是孙伟离家时间最长的一次。国庆、中秋节期间,他因无法与远在异国的家人团聚而感到有些愧疚。每天工作结束后,他都会在房间里和妻子孩子视频聊天。他的妻子总是告诉他不要为家人担心。看着国旗和妻儿制作的全家福相框,孙伟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不忘初心。
赴老挝志愿服务一直是上海体育学院师生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光荣传统。学校已派出6名教师赴老挝。
回顾这次志愿者经历,孙伟感慨地说:“半年多的时间,我经历了从一名普通志愿者到老挝国青队主教练、老挝国家男篮主教练的历程,给我的人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国事访问期间对志愿者的关怀,并与全体志愿者合影留念,这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美好回忆。”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