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体育商标侵权案尘埃落定,擦边球打法终尝苦果
▲千岛体育前身是一家鞋厂,与美国篮球明星乔丹没有任何关系,但却利用乔丹的名气开拓市场。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就美国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诉中国乔丹体育公司商标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乔丹体育公司在第25类服装、鞋、帽、袜等商品上使用的“乔丹+图形”商标被撤销,该案终于尘埃落定。
多年来“白吃”美国篮球明星乔丹的乔丹体育美国篮球巨星乔丹,终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代篮球巨星乔丹也在中国法庭上为自己讨回了公道。
乔丹体育前身为“福建省晋江市陈埭溪边日用品二厂”,与美国篮球明星乔丹并无关联。只是在20多年前,在国内整体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这家鞋厂乔丹体育才得以借着乔丹的知名度,拓展市场。“做过的事,总要付出代价”,球星们从2012年开始就不断提起诉讼,官司打了8年,这也让乔丹体育错过了2012年IPO的时间窗口,也就是2017年左右。在这8年里,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也驶入了快车道。
今年1月14日,最高法院发布了第二十二至第二十四批指导性案例,其中最高法院2016年的终审判决“迈克尔·杰弗里·乔丹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商标行政纠纷案”被列在显著位置。最高法院通过此案明确:外国自然人姓名的中文译名符合条件的,可以依法作为特定名称主张保护,对于恶意申请商标注册的行为,法院不予支持。
事实上,早在2017年,最高院便将此案裁判精神纳入了《商标授权确权司法解释》,明确指出姓名权可以视为现行《商标法》规定的“在先权利”,可以排除商标保护的一般“注册在先”原则。
这意味着,类似“千岛体育”等故意滥用外国名人注册商标的“后门”现象将不再发生。未来,中国企业必须把精力放在打造自己的品牌上,不再依赖外国名人进行营销。这有利于维护权利人的人格尊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净化商标注册和使用环境。
当然,我们还要看到知识产权诉讼的复杂性,特别是篮球明星乔丹的维权行动来得有些晚,乔丹公司早在2001年左右就注册了多个“乔丹”商标,已经超过了申请商标撤销的5年期限,商标案件如何处理,目前仍存在一些争议。
但中国日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也让乔丹体育尝到了“毒树之果”的苦果,仅存的“乔丹”商标价值日渐缩水。尤其是2016年、2019年、2020年,最高法院三次对“乔丹系列案”作出终审判决,通过司法判决让“名人上钩”的原罪被世人所知,彰显了中国司法制度的公正严肃和对知识产权的平等保护,让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意识到,乔丹体育与一代篮球巨星毫无关系。
即便乔丹体育在“篮球运动员剪影”肖像权诉讼中胜诉,乔丹系列商标也在贬值,乔丹体育甚至在调整品牌名称和标志,比如“乔丹体育”字样开始萎缩弱化,使用“乔丹体育”等副标题更加突出品牌,这是在用司法政策倒逼企业上岸、转型、走上正轨。
近年来,中国的国家影响力和企业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外之间的商业和司法交流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像乔丹这样的“海外维权人士”也越来越多。比如去年12月美国篮球巨星乔丹,李小龙女儿就起诉“真功夫”使用与李小龙相似的形象美国篮球巨星乔丹,索赔2.1亿元经济损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当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中国加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商标法修正案》,提高商标侵权的违法成本,将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定为刑事犯罪,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赔偿额提高到1倍以上5倍以下。也正是中国日益成熟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引来了更多“外商维权”。
“你做过的事,总要付出代价的。”回报太晚,意味着转变太晚,付出的代价也会更重。
□沈斌(媒体人)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