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仁德甲夺冠 慕尼黑:啤酒、足球、艺术与历史的交融之城
奥林匹亚公园和主体育场。
拜仁慕尼黑总部。
著名的安联球场。
本期简介
当谈到慕尼黑时,人们经常给出的关键词包括啤酒、足球、猪肘和香肠。每年十月份的啤酒节和德甲“南方之星”拜仁慕尼黑俱乐部为这座被誉为“南德之花”的古城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关注。
慕尼黑本身还有更多。这里有世界著名的宝马公司;这里有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展览;这里有巴伐利亚王国留下的昔日辉煌;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居民;德国南部的人有奇怪的口音;还有擅长滑雪的南德青少年。
也许你还记得2006年德国世界杯在慕尼黑安联球场举行的简短而震撼的开幕式。别忘了,她还是1972年第20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理性与激情,古典与现代,无论您是想在安静的花园里聆听一段音乐,还是在拥挤的安联球场让荷尔蒙流动,慕尼黑都能满足您。
话题策划李和郭山●文/图王元吉
经历沧桑的古城
我乘坐红色慢车从巴伐利亚州北部第二大城市纽伦堡开往巴伐利亚州南部首府慕尼黑。我靠在干净透亮的车窗上,呆呆地看着窗外慢慢远去的风景。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绿色,连绵起伏的南山,都是浓浓的绿色。偶尔有一个缺口,那是一个小池塘,底部清晰可见。时而一排排高大的树木从窗外掠过,时而幻化成色彩缤纷的乡村小屋,静静地面向着阳光下火车上的旅客。如果是秋冬季节,道路就会变成白雪皑皑的世界。有时,你甚至会看到小滑雪场高高悬挂的缆车缓缓行驶。转眼间,春暖花开,雪原已不见踪影。不过别担心,再过一个小时,随着你距离慕尼黑越来越近,你会惊讶地发现,冬神的脚步在这里变慢了。德国南部首府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是德国第二大滑雪胜地的所在地。
慕尼黑地铁便捷发达,轻轨纵横交错。一旦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慕尼黑中央车站下车,您就可以乘坐地铁或轻轨轻松到达巴伐利亚州首府的任何地方。密密麻麻的轨道交通地图覆盖了一面巨大的墙壁。似乎每条线路都想挤过中央火车站这个小小的始发地。我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拜仁德甲夺冠,才辨别出这些调皮的线条。出来。
和欧洲其他老牌大城市一样,慕尼黑的地铁开始运行时会发出“叮当”的声音,车厢也显得有些陈旧。如果天气炎热,车厢里就会弥漫着香水、汗味和体味。不过,地铁的质量还是要经得起考验的。拜仁慕尼黑夺冠的时候,乘坐通往球场的6号线,你就知道了。
到达慕尼黑古老的内城,我踩着有些崎岖的碎石路,环顾四周。房子只有五六层高,除了几条主街之外,还有蜿蜒的小街小巷。不经意的一个转弯,你可能会走进拉姆、巴拉克、施魏因施泰格等德国足球明星喜爱的小酒馆。小酒馆实在是太小了,要低着头才能进去,进去之后还要走下高高的台阶,走进这个小地方。在繁忙时间,您无法转身而不担心与显示屏发生摩擦。
老城区最引人注目的一定是双塔的马里恩教堂。朝着地标建筑双子塔的方向望去,很快就来到了塔形辨识度极高的天主教堂。有人给这对圆形双塔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葱”。玛丽亚教堂建于1488年,它不仅是慕尼黑的地标,也是慕尼黑最重要的教堂。如果不仔细看拜仁德甲夺冠,你可能不记得这个地方和德国的许多其他大城市一样,是盟军猛烈轰炸的目标,马里恩教堂也未能幸免,它在二战期间被轰炸摧毁,并在二战期间得到重建。 1953年,整个教堂是一座由墙砖砌成的晚期哥特式建筑,“洋葱形”塔楼建于1525年,随着当时文艺复兴思潮蔓延至巴伐利亚,哥特式尖顶改为意大利式圆顶。推开厚重的侧门,进入教堂,这座著名的教堂显得有些简陋和破旧,但如果你静静地走在教堂里,厚重的木门隔绝了外面大都市的喧嚣,看着晨曦的投射。色彩缤纷的玫瑰窗射出斑驳的光影,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德文书籍,整齐有序的游人和信徒,都给你带来片刻的宁静。这还不够吗?
绕了一圈,推出了教堂的大门,枯死的枝叶排列在教堂浅红色的外墙砖上。偶尔,乌鸦从头顶飞过,或者落在枯枝上。矗立了500多年的马里恩教堂显得很安静。它讲述了慕尼黑历尽沧桑的故事,有辉煌、激情、温暖,也有艰辛、痛苦和苍凉。
慕尼黑另一个必去的地方是玛利亚广场。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新市政厅。虽然漆黑斑驳的墙壁可能会让你不相信这是“新”市政厅,但广场一侧崭新的建筑其实就是“新”市政厅。 “老”市政厅。慕尼黑新市政厅的建设从1867年持续到1904年,分三个阶段完成。新市政厅的钟楼是整个慕尼黑老城中除玛丽亚教堂钟楼外最高的建筑。每天中午,钟楼上的小木偶就会随着钟声旋转、跳舞。这时,整个广场上挤满了游客,他们争相来到这里,观看白色钟楼上栩栩如生的木偶和它们有趣的舞蹈。广场东侧的旧市政厅于1874年之前投入使用,著名的市政厅大厅建于1392年至1394年之间。1874年,市政厅迁至新址。同样,旧市政厅在二战期间遭到破坏,并于20世纪70年代重建并修复。虽然这座建筑外表看起来不起眼,但内部装修却很用心,不会让你失望的。
拜仁慕尼黑和奥林匹亚公园
玛利亚广场和新市政厅的阳台经常是慕尼黑庆祝活动的场所。例如,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队的夺冠仪式就将在这里举行。当时,整个玛利亚广场变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人们挥舞着队旗,喊着“穆勒”、“拉姆”等球员的响亮名字。慕尼黑是一座有着深厚体育传统的城市。它拥有世界闻名的安联球场、采用当时领先技术建造的奥林匹亚公园、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以及德国第二大滑雪场。
是一条不起眼的绿树成荫的道路。周围的居民楼很安静,看不到多少商店。这条路上的51号是很多球迷的朝圣地——拜仁慕尼黑的总部和训练基地。透过红色的院墙和透明的玻璃门,远远就能看到拜仁的队徽,以及灰色墙壁上画着的“FC”字样。当你推开门时,一切似乎都很安静。左边是粉丝用品店(里面有非常漂亮的纪念品T恤)。大院最里面是训练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绿地。如果开幕当天来的话,面对你最喜欢的拜仁球星也不成问题。
安联球场是拜仁慕尼黑队和德乙球队慕尼黑1860队的主场。如果有比赛日,通往球场的地铁里就会挤满身穿红色拜仁球衣的球迷,不分性别、老少。父亲牵着小女儿的手拜仁德甲夺冠,奶奶牵着孙子,他们都去体育场。为拜仁队加油。在慕尼黑郊外,巴伐利亚周期间,每逢重大比赛日,你总能看到成群结队的球迷穿着拜仁队服在开往慕尼黑的火车上喝着啤酒唱着队歌。热闹地来到这里,高高兴兴地回来。当被问到为什么喜欢并支持拜仁时,我的一位慕尼黑同学说道:“因为你生来就是这样,就好像你一出生就有这样的血统,因为我是巴伐利亚人。”另一位同学说:“因为我们(拜仁)是最强的!”
事实上,安联球场有着自己的神话,与拜仁球队交织在一起,也有自己的篇章。这里是2006年德国世界杯揭幕战的开始地,也是拜仁在2011-2012年欧冠决赛中输给英超球队切尔西的地方。安联球场可容纳75,000人。设有下、中、上三层看台,设有约200个残疾人座位。它于2002年10月21日动工,2005年4月30日竣工。当我第一次看到安联球场时,我看到的是一个简单的椭圆形。体育场的墙壁由半透明气垫组成。它们在自然光下呈现出清澈的白色,并从空旷的地平线中生长出来。没有耀眼的装饰,没有花哨的梁柱。天花板纯粹的弧度、光影,让路人惊叹“太美了”。该体育场由设计师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梅隆设计。外墙由2874个气垫组成。夜幕降临,体育场外墙也会亮起灯光,呈现红色、蓝色或白色,分别代表拜仁、慕尼黑1860和德国国家队。
走进体育场,映入眼帘的是水泥色的灰色墙壁,没有太多的装饰。礼堂的后台有几家小商店,可以购买食物和饮料。招牌上写着可爱的字体“”(烤香肠),挂在后台的走廊上,仿佛在对饥饿的粉丝们说:“嘿,这里有热腾腾的新鲜烤香肠!”
如果你有幸在安联球场观看拜仁德甲冠军赛,你会看到巨大的气球从球场一侧升起,同时礼炮齐鸣。每次礼包发出来,场馆里都会有人响起。拜仁球员的名字响起,全场球迷齐声喊出球员的姓氏。体育场内的夺冠庆典仪式结束,红白纸屑漫天飞舞,模糊了视野,宛如梦幻世界。周围都是快乐的人群,他们举着1升的啤酒杯,互相拥抱,大笑,嬉戏,或者开心地拉着不明路人强行拍照。
在安联球场启用之前,拜仁慕尼黑的主场是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1972年,慕尼黑举办了第20届夏季奥运会,整个奥林匹亚公园和33个体育场馆都是为这届奥运会建造的。奥林匹亚公园和体育场由贝内斯和奥托设计,于1968年动工,1972年竣工。奥林匹克体育场的鱼网状屋顶由有机玻璃组成,覆盖了体育场的一半。它耗资超过1亿马克,建成时是世界上最昂贵、最大的屋顶。体育场可同时容纳8万人,2/3的看台建在地表以下,1/3建在地表以上。除体育场外,奥林匹亚公园还包括大型水上运动湖、可容纳12000名运动员的奥运村、新闻中心、电视塔等其他奥运配套设施。公园从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地形的利用,让巨大的体育馆隐藏在地下或小山谷之间,显得轻盈灵动。
如今,在完成奥运会的历史使命后,奥林匹亚公园已成功转型为市民喜爱的娱乐场所,这里有大片的绿地、清澈的湖泊蜿蜒而过、小路蜿蜒穿过树林。阳光明媚的日子,在绿油油的草坪上搭起烧烤架,吃一顿美味的德国夏日烧烤,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公园内还可以看到宝马大厦和高耸的奥林匹克电视塔。后者是慕尼黑最高的建筑,高290米。设有观光平台和旋转餐厅。从鸟瞰角度看,奥林匹亚公园就像一个绿色的小盆景,令人惊叹。如果你想鸟瞰整个慕尼黑城,这里也是一个好地方。可以将老城区一望无际的红色屋顶和马里恩教堂的“洋葱”尽收眼底。
米娅圣米娅。 “我们就是我们”
还记得2014年德国队夺得世界杯冠军后,球星托马斯·穆勒用几句难以翻译的话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吗?那些听起来像德语但又听不懂的“奇怪”语言就是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方言。 Mia san mia 可能是非巴伐利亚人最熟悉的南德方言。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就是我们”,充满了巴伐利亚人的自豪感。巴伐利亚州是德国土地面积最大的联邦州,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体育传统赋予了巴伐利亚人有理有据的民族自豪感。
慕尼黑最著名的美食大概就是猪肘了。位于老城区中心的皇家啤酒屋 (Hofbräuhaus) 是游客必去的地方。巨大的屋顶,长长的一排桌子,穿着民族服装、皮裤和连衣裙的服务员穿梭在熙熙攘攘的食客之间,几个打扮得像巴伐利亚农民的大叔在边台上弹唱。你可能不得不惊叹这位身穿粉色和绿色衣服的金发德国女孩,如何能够单臂拎着八瓶1升的啤酒,走路依然轻快,一滴也不洒出来。除了猪肘和黑啤酒,白香肠也是慕尼黑不可错过的美食。自从我的一位来自慕尼黑的同学成为素食主义者以来,他唯一想念的流口水的肉就是白香肠。当地还有一个有趣的传统。慕尼黑人固执地认为白香肠只能在午餐前吃。啤酒、白香肠、撒上大块粗盐粒的图形面包就是一顿丰盛的南德早餐。
每年十月,慕尼黑人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十月啤酒节”,俗称“十月啤酒节”,就连市长也会参加这一一年一度的活动。届时,城内将搭起数个大帐篷,摆满长桌,供兴高采烈的市民和游客喝酒、玩乐、观看乐队表演。据说,每年都会有人因饮酒过量而从高处坠落或发生其他小事故。啤酒节期间,还可以看到身着巴伐利亚民族服装的市民。女装连衣裙让德国女孩的身材更加凹凸有致,修身的皮短裤和吊带则凸显了德国帅哥的大长腿。挺拔又性感。
在雪花纷飞的冬天,慕尼黑将迎来另一场盛事——遍布全城的圣诞集市。人们冒着严寒到圣诞集市买一杯圣诞利口酒,配上香料喝着,听着圣诞爵士乐,身体和心灵立刻温暖起来。这个时候,或许你会更明白穆勒那句话“We are who we are”的深刻含义!
风景档案
1972 年慕尼黑夏季奥运会
第20届奥运会于1972年8月26日至9月11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共有来自121个国家和地区的7134名运动员参加21个大项、195个小项的比赛。本届奥运会有很多令人瞩目的事情。比赛结果的判定中运用了许多高新技术。奥运会已经告别了卷尺和秒表的时代。场馆建设也采用了高科技,例如主体育场地下铺设了供暖系统。慕尼黑奥运会也是第一届为各个项目设计字形的奥运会,并且首次出现了奥运会吉祥物——一只名叫瓦尔迪的德国猎犬。
项目方面,美国游泳运动员马克·斯皮茨表现出色,在100m、200m自由泳、100m、200m蝶泳和三项接力项目中打破世界纪录,夺得7枚金牌,打破7项世界纪录。创纪录的成就让世界惊叹。来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45岁马术运动员林森霍夫成为第一位在男女混合个人盛装舞步项目上获得奥运会金牌的女运动员。 16岁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跳高运动员乌尔里克·梅菲亚特是第一位使用背靠背跳高技术的女运动员,也是当时奥运会历史上最年轻的个人项目金牌获得者。 12年后,她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成为当时年龄最大的跳高奥运会冠军。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