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大学生篮球联赛 CBA 选秀开启,模仿 NBA 形易仿魂难,未来之路漫长
每年一次“退市”
流程草案
有资格参加选秀的球员必须年满18岁。来华留学的大学生必须参加过CUBA或中超联赛。外国(境外)大学的中国学生必须参加过所在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大学篮球联赛。港澳台球员必须参加过所在地区的最高级别联赛。此外,其他球员还必须出具CBA俱乐部的推荐信。选秀每年举行一次,今年的选秀时间为7月24日至28日。选秀顺序将根据上赛季的联赛排名,采用“反向退市”的方式。每个俱乐部最多有两次选拔新秀球员的机会。选择后不再需要怎么办?对不起,好吧!如果30天内无法完成所选球员的签约,俱乐部将减少相当于该球员工资的联赛资金,并取消未来两个赛季的选秀权。
交易所短期退市大多只是形式
过去的教训
从2002年初到2005年底,篮协曾在CBA国内球员转会市场上搞过反向退市。初衷很简单,希望为每个团队打造一个发现潜力人才的重要渠道。然而,退市市场就像农贸市场,大部分都是“萝卜白菜”。买家和卖家都是抱着办事的心态来到这里的。此后,本次短期交易所退市被取消并重新启动,但仍只是走个形式。比如2011-2012赛季,16支球队中有3支放弃短期交换并退赛,只有6名球员被交换,其他球员均被所属俱乐部退赛。入选球队的球员大多是能力平平或者水平难以在CBA占有一席之地的年轻人。而且由于是短期交换,很多俱乐部不会从其他球队挑选年轻球员,给你上场时间,这将成为未来对手的“免费”训练。如果让你坐冷板凳,那么退市就完全是傻子了。知道了!
学生球员可能很难找到顶级球员
隐忧
例如,根据草案规定,国内大学生必须参加过CUBA或中超联赛。现役CBA球员有30多名打过大学联赛,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像东北虎小将崔金铭一样,是从职业俱乐部青年队成长起来的,就读于某所大学,代表球队征战过联赛。大学期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后如果有机会和合适的职位,他会回到原来的俱乐部,升入一线队征战CBA。真正从大学联赛直接进入CBA的有效力于上海队的刘子秋、效力于北京队的谢立彬等。备受关注,但几乎没有能够成为顶级选手的例子。刘子秋在CBA效力6年后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清华流川枫”去年回到清华大学担任男篮助理教练。 2005年解立彬帮助中国人大夺得中超冠军后,成为中超在CBA站稳脚跟的第一人。他曾在北京队有过夺冠经历,但2014年,他离开了11年后的北京男篮,加盟江苏同曦征战NBL。谢立彬进入了国家队菲律宾大学生篮球联赛,但他从来没有给人过于辉煌的感觉。
大学球员大多年龄在20岁左右,水平与职业队的青年队差不多,但年龄并不占优势。仅仅依靠选秀训练营的表现来赢得各家具乐部的青睐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新秀球员根据选秀权获得最低保障工资有“硬性规定”。除非俱乐部对他们非常“满意”,否则他们可能不愿意冒险尝试学生球员。
值得期待
金银岛玩家或
进入美丽的风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球员选择去CBA打球。 1999年,上海男篮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成员——台湾球员郑芝龙。谁也没想到,郑芝龙的到来,掀起了台湾选手到大陆打球的热潮。近十年来,已有近30名宝岛球员加盟CBA。其中,孙焕博、徐浩成、林冠伦等名字可能会让很多资深球迷感到不舒服。虽然陌生,但林志杰和李学林的出色表现,显然给了宝岛队员来到CAB打球的重要砝码。 2011年武汉亚锦赛,中华台北队的主力阵容几乎全部都有CBA背景。不过,他们在那场比赛中的战绩并不理想,最终以4胜5负排名第八。 2013年菲律宾亚锦赛小组赛,依然由CBA球员组成的中华台北队对阵东道主菲律宾队上演惊天翻盘。如果不是最后一场输给卡塔尔,他们差一点就取得了小组赛惊人的六连胜。经过CBA的洗礼,林志杰等主力球员已经逐渐迈入亚洲顶级球员的行列。过去,CBA球队大多依靠经纪人签下宝岛球员。如今有选秀,相信会有更多的宝岛球员愿意去CBA尝试,未来有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透过镜子
不同系统
很难走NBA路线
从2002年姚明成功获得状元秀,到易建联以第六顺位被雄鹿队选中菲律宾大学生篮球联赛,可以说NBA选秀见证了中国篮球的辉煌。 CBA开始选秀。状元秀将获得30万元的底薪保障,榜眼秀将获得28万元,探花秀将获得26万元。即便是第15顺位到第40顺位,也将获得10万元的最低保障工资。但以目前的CBA球队为例,一些财力一般的俱乐部并没有给替补球员开出高薪,少则每月几千元。新秀球员10万元以上的最低保障工资,在一些俱乐部看来并不算低。
CBA大部分球员的更替都是基于梯队建设,从青年队选拔人才。一些俱乐部仍然与当地体育局有行政关系菲律宾大学生篮球联赛,球员出售也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NBA选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时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失败者能否彻底翻身。赛季结束后战绩最差的球队有很大机会首先选出二年级新秀中最受欢迎的球员。年轻球员。此外,来自各大学的球员只有成绩达到标准后才能参加NBA选秀。由于中美篮球人才培养制度不同,就选秀制度而言,将这一在美国已经非常成熟的项目带到中国不会一帆风顺。该草案在中国可能面临严重的水土不服。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