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进入中国:从夙愿到现实,上海举办季前赛的背后故事

炫酷直播网 阅读: 2024年07月09日 09:48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1年12月21日,为了打发冬季室内运动会的无聊时光,马萨诸塞州基督教青年会学校的年轻教师奈史密斯将两个装满桃子的铁筐钉在体育馆平台的栏杆上,让学生们比赛用足球投进铁筐的次数。从此,现代篮球运动的雏形就形成了。真正完善和发展了这项运动,并引领了当今篮球运动潮流的,是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的前身是1946年4月6日成立的美国篮球协会(BAA)。成立之初,发起人布朗在11支特许经营球队中提出并实行了“高薪制”和“合同制”,奠定了职业篮球运动的基础。1949年,美国两大篮球组织BAA和NBL合并为NBA。 1976年,NBA与1976年成立的新篮球组织ABA合并,开始垄断美国篮球产业。在不断的合并与合作过程中,NBA既保持了职业篮球的属性,又吸收了各组织的专业技能,开始更加注重篮球的观赏性,不再排斥扣篮nba季前赛中国赛上海得分,推行三分球制,让职业篮球更具吸引力。尤其是1984年,随着律师出身的大卫·斯特恩出任总裁,以及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的加盟,NBA迎来了鼎盛时期。经过一系列的改组、包装、推广和商业运作,如今的NBA云集了全球顶尖的职业篮球明星,其举办的赛事代表了当代篮球的最高水平。 自从2002年中国巨人姚明以NBA首位选秀权加盟火箭队后,NBA的版图从美国本土拓展到了欧洲、亚洲乃至全球,NBA已经成为美国最成功的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之一。

nba季前赛中国赛上海得分_nba上海赛2021_nba上海赛是什么意思

2003年第53届NBA全明星周末的亚特兰大之行,是我近距离观察、了解NBA的机会。2月8日上午,我们一到亚特兰大,就参加了全明星周末的球迷俱乐部活动。这简直就是一场篮球的狂欢。在三四个室内体育馆的场地里,各种充满篮球元素的游戏吸引了无数篮球爱好者。快速投篮机、突破牵引绳的投篮比赛、突破杆子的上篮……每一个项目都挤满了跃跃欲试的球迷和孩子。商场里,球星服装、球星玩偶、队旗、徽章、吉祥物玩具……各种篮球衍生品让人眼花缭乱,购物者争相购买。因为朋友的请求,我也挤进人群里买了几面火箭队的旗帜,打算找我的好朋友——姚明的母亲方凤娣,让姚明在上面签名。 活动还创造性地推出了“球星大讲堂”。我在日程表上看到,几乎每隔两个小时,就会有一位球星在大讲堂里和大家见面,讲述自己的奋斗和成长故事,并回答小粉丝们的提问。我看到礼堂里已经坐满了不少焦急的粉丝。让我惊讶的是,“球迷俱乐部”活动的人气,是靠每位参与者支付15美元买票积累起来的。“篮球王国”果然名不虚传。

因为错过了前一晚扣篮大赛和扣篮大赛,8号傍晚我们早早来到飞利浦球馆观看全明星周末的重头戏——全明星正赛。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狂欢派对。一踏进球馆,我们立刻被现场欢快的气氛感染。火辣性感的啦啦队随着现场音乐的节奏跳跃翻腾,时不时摆出各种造型,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在主持人洪亮的嗓音引导下,现场摄像镜头不时扫向入场观众,捕捉他们各种姿态和表情。其中有情侣、一家三口、老年夫妇、退役球星等。当这些人物的特写镜头出现在球馆中央上方的圆形大屏幕上时,全场笑声不断,嘘声不断。如果说序幕的基调是热闹的,那么开幕式则是隆重的。 瞬间,场馆灯光暗下,一束追光灯射向运动员入场口。在啦啦队和志愿者的欢呼声中,东西部全明星队的球员在主持人的介绍下,相继入场。大屏幕播放着球员们英姿飒爽的篮球表演。尤其是当东部全明星队的传奇球星乔丹走到球场中央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比赛自然十分精彩。开场哨声刚响起不久,西部全明星队的姚明就接到火箭队队友弗朗西斯的绝妙传球,空中扣篮得分,赢得全场掌声。而在加时赛最后4.8秒,东部全明星队的乔丹在球场右侧近乎零角度的后仰跳投,充分展现了他高超的球技。

最终,在全明星赛历史上第二场附加赛之后,西部全明星队以155:145的比分赢得了比赛。当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比赛跌宕起伏,还有每节比赛休息期间的互动环节。除了啦啦队激情的歌舞,吉祥物的生动形象,还有球星们向观众抛出的各式礼物。我还幸运地收到了一件T恤。更让我难忘的是,当天比赛的中场休息期间,举行了历史上最伟大的篮球明星乔丹的退役仪式(第三次退役)。随着大屏幕上不断播放乔丹经典的投篮画面,以及乔丹泪流满面的特写镜头,享誉世界的流行歌手玛丽亚·凯莉身穿乔丹的23号球衣来到球场中央,演唱了一首致敬歌曲《英雄》。 伴随着激昂而略带伤感的歌声,不少观众流下了不舍的眼泪。当主持人把传奇球星乔丹请到体育场中央的高坛上开始告别演讲时,全场观众先是屏住呼吸,热泪盈眶地聆听,随后如海啸般欢呼“别走”,将告别仪式推向了高潮。纵观本届NBA全明星赛,在保证全明星赛高水平、强对抗的前提下nba季前赛中国赛上海得分,充分利用了声、光、电等元素,运用艺术表演的手法nba季前赛中国赛上海得分,将娱乐性发挥到了极致。比赛以42种语言在全球210个国家进行现场直播,覆盖25亿人,影响了全球。“原来一场比赛可以这样打”,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和启发!在以后在上海举办的许多比赛和活动中,我经常会参考和运用在NBA学到的东西。 例如,2008年11月23日晚,我在源深体育中心为两届奥运会羽毛球冠军张宁举行退役仪式时,仪式结束后,以世界四大男高音之一的安德烈·波切利的《离别时刻》为主旋律,伴随着张宁手捧鲜花、眼含热泪绕场一周,把不舍之情推向了高潮。

经过多轮谈判,NBA最终决定于2004年10月在中国上海和北京举办两场季前赛。季前赛其实就是NBA球队迎接新赛季的一些热身赛。当时就有引入NBA季后赛的想法,但打听来的天价让人望而生畏。其实即使是季前赛,对于商业化程度极高的高薪球员来说,每场比赛的票价都非常昂贵。好在NBA在中国市场的扩张策略,不仅让他们主动承担了中国赛的基本开支,还派出了在中国影响力巨大的姚明加盟的休斯敦火箭队和西部强队刘炜加盟的萨克拉门托国王队作为首场中国赛的对手,不得不佩服斯特恩的战略眼光。 记得1989年秋天,为了让NBA节目进入尚不熟悉的中国,斯特恩总裁来到了中央电视台。由于没有提前预约,他在央视通讯室等了一个小时,才见到了负责央视体育频道外包的李庄,并赠送了60分钟的免费NBA比赛录像带,成为进入中国市场的敲门砖。2002年姚明以状元秀身份加盟火箭队后,NBA在中国的电视转播权收入迅速增长到全球总收入的70%左右。想必,本届中国赛的举办,也将为NBA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当然,在上海举办一场正宗的NBA比赛,要求很苛刻,也费了不少功夫。我们负责比赛场地的改造和实施,按照NBA的要求,篮球架要能承受几百公斤球星的冲击,篮筐要承受几百公斤球星的悬挂,他们希望更换指定的国际品牌,在我们的坚持下,他们选择了同样高品质的国货。这种苛刻还体现在小细节上,比如对于运动员使用的毛巾,NBA要求使用球员习惯的品牌,因为当时中国没有进口这类品牌的毛巾,所以只好用国货代替。运动员洗澡用的水龙头也要按标准加高等等。更大的挑战是场馆内的座椅、包厢的设置。 按照NBA惯例,球场内最好、最贵的观众席要设置在靠近球场的两队教练员和运动员座位的后排,座位后面还要设置几十个小包厢。这在上海的体育比赛中从来没有这样设置过。幸好,经与公安、消防部门协商后,破例批准。NBA举办中国赛上海站的消息,当时在国内引起轰动。开票当天,球场售票处外排起了几百米的长队,有的排在最前面的球迷甚至等了两天两夜。短短几个小时,可供发售的3000张门票瞬间售罄。新推出的3000元一张的内场球迷席和10000元一张的包厢票更是抢手。比赛当晚,上海体育场座无虚席,就连主席台上也坐满了嘉宾。 比赛时上海的主要领导几乎都到场了。按照我们之前和NBA的约定,除了第一排的贵宾外,后排座位双方各占一半。然而比赛开始前,后排座位全部被中方人员占据。当NBA总裁斯特恩等高层和亚洲总部官员的随行人员来到球场时,已经没有座位了。我和现场指挥的局外事部主任庄严都急坏了。考虑到这一排的中方人员全都是领导的秘书和警卫。我们只能和NBA交涉,取得他们的谅解,在第一排座位后面临时加设几个工作站,供几位NBA高层使用,才终于解决了问题。出乎意料的是,总裁斯特恩的秘书正坐着一部直通全球的电话,以便总裁随时处理NBA全球事务。“篮球帝国之王”果然名不虚传。

从开场到球员入场仪式,从来自美国的啦啦队到场上的球员,上海观众仿佛产生了时空错觉,仿佛身处千里之外的休斯顿丰田中心,观看一场精彩的NBA比赛。火箭队有NBA当红球星、两届得分王麦迪和上海小巨人姚明,国王队有前“密歇根五虎”之一的克里斯韦伯,还有正在试训的上海后卫刘炜。比赛非常胶着,直到最后一秒霍华德的一次成功盖帽,火箭才以2分之差险胜。这场比赛不仅让上海观众真正领略了原汁原味的NBA比赛,也让大家享受了一场美式篮球文化盛宴。比赛还以8种语言向全球177个国家转播。

2004年NBA中国赛首场比赛在上海的成功举办,标志着NBA每年在中国举办季前赛的开始。在中国赛十周年之际,我们与NBA达成协议,将季前赛两队训练日打造成球迷日活动,并向球迷发放免费门票。球迷日活动从最初的球队训练、球迷互动、礼品发放,拓展到“一投百万”中场投篮大赛、文体明星参赛、NBA特奥运动员健身活动、青少年篮球训练营等,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2013年10月,我们将全民健身元素融入球迷日活动,举办上海市民联盟投篮大赛和NBA百万投篮行动。 NBA传奇球星科比等五位球星亲临现场,接力完成上海市民投掷的共计200万个球的最后五球,为全民参与的市民篮球联赛画上了圆满句号。

如今,虽然在上海看NBA季前赛已经成为球迷们的常态,但每年的比赛依然是一票难求。它已经成为与F1中国大奖赛、网球大师赛、环球马术运动会并列的上海标志性顶级赛事之一,成为上海打造世界赛事之都的经典坐标。

吴新民1949年出生于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1961年进入上海市少年体校乒乓球队,1965年以全国少年乒乓球冠军身份加入上海乒乓球队,担任队长,参加中美乒乓球外交。1973年赴苏丹担任国家乒乓球队教练一年。回国后,先后担任市体委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主任、市体育总会副秘书长。参与了FL中国大奖赛、NBA中国赛、第48届世乒赛的申办和引进,创办了上海多项“山水体育”赛事。自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凭借丰富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管理者经历,创作了多部以运动员为背景的报道文学作品。 史料详实,立意巧妙,文字清新,作品充满正能量。已出版报告文学集《第七届金奖》。其中《我的母亲》获《中国体育报》首届文学奖,《独腿飞将军》获第二届全国体育报告文学三等奖。还编著出版了《体育英雄》等书籍。近年来,结合工作经历,创作了多篇有关体育赛事引进、举办的文章,发表于各类报刊杂志。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体育报告文学研究会会员。

上海纪录片

中国文学网出版

《上海纪实》是一本以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为主的电子刊物,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管主办,依托中华文学网每季末出版,其微信公众号内容也由中华文学网推送。

nba上海赛是什么意思_nba季前赛中国赛上海得分_nba上海赛2021

nba上海赛是什么意思_nba上海赛2021_nba季前赛中国赛上海得分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