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大球要搞上去,中国篮球崛起之路在中学生校园篮球培养

炫酷直播网 阅读: 2024年07月01日 09:58

《体坛周报》副主编、篮球评论员杨毅认为,中国10岁以下孩子的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远远超过一些世界篮球强国的年轻人,但核心问题是,这些孩子大多在12岁小学毕业后就不再打球、“退役”了。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还是我国国情和教育体制的固有思维,也就是大家的陈旧观念,认为初中只要好好学习,才能考上高中、大学,头脑里只有学习才是一切。篮球只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不能作为将来的工作。升中、高考、考研的压力,让我们的学校、家长、老师都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点: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就是“无用功”。从事体育特长学习的学生,仍然是学习成绩差的最后一批学生。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甚至直接把体育课换成语文课或英语课,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教育目标,这种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产生了巨大而不可逆转的影响。

虽然开展篮球课程可以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体育文化,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没有办法向家长和社会交代,更担心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想法阻碍了校园篮球的发展。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学校的录取率与教师的工资、学校的声誉、篮球教学资源、招生比例等息息相关。

纵观世界和我国篮球运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校园篮球是我国篮球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更是未来十年我国篮球事业前途的根基。可以说,搞好校园篮球改革,落实体教融合计划,中国篮球必将再次崛起,屹立于亚洲之巅,并可与欧美篮球强国相抗衡。为此,建议:

1、实现体教融合,打破中国教育体制固有思维。校园篮球改革不能只是一句体教融合的口号那么简单,还需要国家层面系统化、制度化的改革方案,让校园篮球成为人才培养的主流,让校园成为职业联赛乃至国家队的人才供给基地,这才是改革的初衷。NBA之所以不用青训,是因为NCAA和各类中小学篮球联赛都在培养人才,这时候NBA球队只需要在选秀大会上选拔人才就行了。

2.提升校园篮球文化氛围湖南大学生篮球联赛,加大学校资源配置与建设

1)校园篮球的发展离不开校园篮球文化氛围的建设与提升。让学生热爱篮球、喜欢篮球湖南大学生篮球联赛,不仅可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而且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与心态,提升教师、家长对篮球运动发展的认识与关注。

2)加大学校篮球场地及设施建设,加强篮球教练员队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篮球教练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3)国家教育、体育部门应组建全国中小学篮球联赛,大力掀起篮球热潮。鼓励学校举办篮球联赛,在体育发达的一些城市建立区域性、市级、省级篮球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更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平台。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体育道德教育,树立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毅力和竞争意识。

3、打造校园篮球俱乐部,助力校园篮球发展

由国家教育、体育部门牵头湖南大学生篮球联赛,进行监管,允许企业自建正规俱乐部,必须经过注册,拥有正规牌照,并接受教育、体育、篮协的监督检查。其目的是服务校园篮球文化,为上级单位输送篮球人才,灌输学生对篮球的热爱。校园篮球俱乐部在运营、人员配备等方面审核严格,每年审核一次。

俱乐部分为“低龄组”、“少年组”、“青年组”,不能只按年级划分组别,避免优秀的低年级学生得不到有效训练和培养。建立各级交流赛,中学生篮球设立市级、省级,大学生俱乐部设立全国联赛,丰富CUBA以外的联赛数量,让更多人得到训练和比赛。(文/湖南俊杰律师事务所 徐晓军)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